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四川解放后“1号文件”: 抢修都江堰(2)

2017-05-10 07:29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水映红旗上九垓。王国平 供图

1950年4月2日,新中国第一次开水典礼。王国平供图

一边剿匪一边岁修

工程遇险解放军战士牺牲

当红旗插到都江堰,关心水利的知识分子们,都纷纷自动集中起来,献计献策。1949年12月29日,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在伏龙观成立,黄用诚任处长,王希甫任指挥。老水利局副局长邵从奌,向1950年元旦成立的军事管制委员会提出建议:划分成四个工段,每个工段安排原水利局的技正、技士各一人,接着测量安工,落实具体任务。

1950年1月16日,一幅岁修都江堰的壮景在渠首徐徐展开——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都江堰岁修在喜庆的锣鼓声拉开帷幕。因为此时比以前岁修的旧例已经晚了两个月,必须调集解放军184师3个团的战士进行抢修。但堰首枢纽工程工作面窄,技术要求高,仍然沿袭惯例,由专业技工承包。

接着,184师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紧急调兵遣将,摆开了强大阵势:550团由团长李成春、政委高恩堂率队驻灌县,抢修索桥,外江河口。551团由团长徐振旺、政委张俊西率队驻蒲阳镇,抢修青城大桥一带。552团由团长罗志友、政委张敏率队驻灌县东南,抢修黄家河心一带。

师部的直属人员也投入了这场新的战斗。184师全师共有1500人参加抢修工作。当天下午,三营机炮连三排就提前完成了任务,消息传开,“不怕肩肿腰腿酸,争取今天把工完”的口号响彻工地。完工时统计,本次岁修历时3个月,解放军完成的土石工程量就有1.8万立方米。在抢修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与人才,指战员们十分尊重地方干部和水利专家,虚心向他们学习都江堰的传统治水方法,学习兴建水利的科学知识。

1月18日,解放军抢修都江堰第三天,贺龙司令员给全体指战员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慰问信,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抢修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

抢修工作进入紧张阶段,不料却突然出现险情。2月5日,残余的特务匪徒兴风作浪,外江西岸被匪特占据,向东岸的解放军开火,还企图砍断索桥。黄家河心一带砌埂的军民,夹在火力网当中,仍未停止抢修。匪徒一开枪,民工们便跳到北坡去躲避,只要枪声一停,马上回到岗位继续抢修。

疯狂的匪徒未能阻挡岁修的进程,没过几天就被剿灭干净。但551团1营指导员康雪丰不幸牺牲,为都江堰的岁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马家渡施工的技工王广训,承包黄家河心的顺水坝的砌匠张青云,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劳动模范,还赴京出席了劳模代表大会。

岁修工程顺利完成

新中国首次开水典礼庆贺

1950年3月底,都江堰岁修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家住灌县的成都老水利知事、兴文堰的修建者、著名堰功官兴文先生兴奋地跑到工地去观看,不禁由衷感叹:“本届岁修这么快的速度,我活了八十岁,还是头一回看见!”几天后,一生致力于都江堰开拓与修缮的官兴文先生含笑离世。

1950年4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堰工讨论会在伏龙观召开。会议由川西行署秘书长杜桴生主持,农林水利管理处副处长王希甫、水利局军代表王干轩及李殿萱、朱墉庄、郑耀西、黄用诚、张先仕、徐松涛、任重、周郁如等参加了会议,同时,金堂、灌县、广汉、新都、崇庆、郫县、华阳、崇宁、温江九县也分别派代表与会,对都江堰管理工作中的六项提案作出了决议。

1950年4月2日上午,按照传统习惯,都江堰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开水典礼。典礼由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张祖谅主持。红旗飘飘,鞭炮轰鸣,成排的杩槎被砍倒,清流千里的岷江水一路东去,流向广袤的川西平原。围观的群众掌声雷动,欢声不绝,都江堰迈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50年4月18日,时任西南局书记李井泉批示:“军队参加修筑都江堰,确有此事,我赞成立碑纪念,并登报表扬。”立碑一事迟迟未能实施,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书写它的人,正如奔腾的都江堰不会忘记那段峥嵘岁月,不会忘记那些用汗水与生命捍卫它的解放军官兵。

1994年1月,都江堰迎来建堰2250年之际,曾经参与抢修都江堰的著名作家、时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80高龄的马识途先生,为纪念这段不平凡的往事,亲笔隶书题写了《解放军抢修都江堰记》,此碑原立于仰天窝小游园中心高台上,现存于都江堰景区。

文/王国平

原标题:四川解放后“1号文件”: 抢修都江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