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二环路北一段153号
人物:小区居民戚小凤
打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了“老大难”
营门口街道辖区二环路北一段153号院落门口,三三两两的老人搬来高高矮矮的板凳,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坐在其中的小区居民戚小凤,正对着院门前的这条小巷道感慨道,“这条道路铺成沥青路后,老年人、小孩儿都爱出门了,下再大雨都不怕了。”说着,脸上洋溢着微笑。
戚小凤所说的沥青路,从院门口通向二环路,不到200米。如今,黑化后路面平整舒适,看不到扬起的灰尘。
据了解,去年年底,这条小区道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道路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道路病害治理,而是铲掉了以前的烂路,加铺了沥青混凝土面层,彻底改善了道路平整度、降低了行驶噪音,小区居民的出行环境得到改善。
二环路北一段153号院落,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小区门口这条道路也是当时修成的。据老住户戚女士回忆,以前每逢雨季,小区门口的路面总会积水,大家路过时总会注意脚下,小孩子或老年人路过时,不小心就会摔倒。因为二环路地势较高,小区大门地势较低,雨势稍大,就会出现雨水倒灌的情况。“我们最怕的就是每一年夏季的到来。雨大时出不了门,太阳大时到处是灰尘。”戚女士说,“以前也曾经用水泥补过,但总是反反复复修修补补,过不了多久路面又变得坑坑洼洼。”
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近年来,成都城市管理部门在进行中小街道路面黑化整治过程中,将这些缺少管理、年久失修的道路纳入到整治工作中一同治理,打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条件。当这些道路经过彻底整治后,小区居民都竖起大拇指,“虽然路不长,但真是解决了我们的‘老大难’。”
根据市城管委市政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现在,全市一共512条中小街道进行了黑化整治。中小街道路面的黑化整治,也是今年成都背街小巷整治的内容之一。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城市品质,我市今年将抓好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治理、主街干道环境质量提升和城郊结合部攻坚行动“三大工程”。
本报记者 李霞 田程晨 张家华 摄影 马丁 胡大田
原标题:营造高品质城市环境 让市民生活得更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