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首家照相馆 记录四川总督的外交故事(2)

2017-06-21 07:1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马兰

留真照相馆商业登记呈请书。

重要一刻

赵尔巽接见法国驻成都领事

吴焯夫之后,其大徒弟张纪常就在成都开设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照相馆:鑑容照相馆。鑑为繁体字,如今通常写作“鉴”,取之意为拍摄的照片比镜子更能让人容光焕发。

成都梓潼桥街头,“鑑容照相馆”一定是一时无二的风景。这家照相馆规模不小,相馆铺门的两旁有对联作装饰:点石成金,财恒足矣;以人为鑑,容光照焉。巴蜀文化专家郑光路介绍,这副对联为吴焯夫拟写。对联的内容也表明了照相馆的主营业务:石印和“画真子”,主人也看好相馆是能赚大钱的。

当时中国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处在守旧与“新政”的混沌中,有的地方官员因循守旧,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多少都有些“保守”,但“鑑容照相馆”却记录了成都历史上“开放”的重要一刻。

1908年,法国驻成都领事韦礼德刚到任不久,时任四川总督赵尔巽亲自接见,现场还有德国驻成都领事及天主教传教士,洽谈结束后,参会人员时髦地拍了张合影,摄影师就是张纪常。

“这张照片拍摄的房厅高大、豪华,旁边还有侍卫,拍摄的地点应该是位于成都督院街的四川总督府官衙内。”郑光路说。

这张照片后来被传教士带到了法国、英国和德国,影响极大,照片中记录的会晤展现了清朝末年四川当局开放、革新的态度,也第一次,让西方国家看见了成都这座城市。

趣闻/

成都人怕照相 担心摄影会“摄走魂魄”

照相这种西洋玩意儿,最早也只是达官贵人的玩乐。

刘孝昌介绍,早期的照相馆收费昂贵,因为底片金贵,需要漂洋过海才能到。到1908年左右,成都已开设几十家照相馆,收费大幅度降低,但一张四寸相片,仍需六钱銀子,是当时一个丫鬟一个月的工钱。

从照相馆的陈设来看,也是感觉“高档有品”。照相馆的橱窗明亮宽大,内部总会摆放着各路电影明星照片,或者时髦的达官贵人的样照。照片里面,人物梳着油光发亮的背头,穿着富贵逼人的貂衣,衣衫褴褛的市民要是路过这样的照相馆,还不好意思靠近。

除了让人“望而却步”的价格,导致照相在很长时间不能普及的原因,还有当时老成都人对新事物较弱的接受能力。

相机成像时呈倒立状,被老成都人视为“不吉利”。“几秒一拍,还要闪光,人像就在照片上了,会不会把魂给摄走哦。”对于照相原理的认识尚少,所以一些老成都人拒绝拍照,认为画像更安全和有保障。也有的老成都人在拍照时,因为害怕,表情紧张又严肃,相片出来后十分做作,甚至面像扭曲。“看嘛,人都照变形了,还不能改,以后还是不要照相了。”

原标题:成都首家照相馆 记录四川总督的外交故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