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保费收入全川破千亿全国第五 成都占四成 (2)

2015-08-24 07:33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数”说新政

保监会日前正式发布《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不低于20万元保额

不低于80%赔付率

个人税优健康险细则出台 成都成为我省试点城市

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险政策细则正式落地。8月20日,保监会正式发布《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400元/年的扣除限额、保额不低于20万元、不低于80%的赔付率、允许带病投保等多个关键词指向商业健康险的“春天”要来了。而记者从四川省保监局了解到,我省已选定成都市作为试点城市,推进个人税优商业健康保险试点。

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

每年保费超过2400元,每个月个税起征点为3700元

早在此次细则出台前的今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决定开展商业健康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对个人购买这类保险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按年均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随后,5月1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保监会联合发文,针对国务院的新政,拟在各地选择一个中心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而记者从四川省保监局了解到,我省已选定成都市作为试点城市,推进个人税优商业健康保险试点。

那么,2400元/年的扣除限额到底是什么意思?据我市保险业内人士介绍,一年2400元的额度,分布到每个月的列支额度是200元。200元的税前列支额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每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200元,按照目前个税起征点3500元计算,如果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保费超过2400元,那么每个月个税起征点为3700元。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1245.88亿元,同比增长39.53%。2009年至今,商业健康保险累计支付赔款超过2400亿元,为投保人积累了超过3500亿元的医疗保障资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法中,没有明确个人缴纳的商业健康保险费用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因此,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产品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带病也可投保

赔付率不低于80%

带病也能投保?在《暂行办法》中,这是白纸黑字的规则。《暂行办法》原文规定,保险公司应按照长期健康保险要求经营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不得因被保险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证续保。记者了解到,目前,商业医疗、健康类保险产品通常会对带病投保人拒保,或者投保人患病后第二年不能续保,或者对既有疾病部分做出除外责任、加费等处理。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是基于公平性,因为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是针对所有纳税人的,也就是说只要是纳税人,都可以购买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产品;二则是基于保险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保险业应主动承担起减轻医疗负担、服务医改的社会责任,做到应保尽保。

但值得注意的是,暂行规定虽说可以“带病投保”,但《暂行办法》还规定,“医疗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对首次带病投保的,可以适当降低保险金额。”这就意味着,保额可以降低,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可以设定不同的费率,控制风险。

此外,对于“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低于80%的,差额部分返还到所有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这条规定,我市保险业内人士称,主要是为了督促保险公司加强赔付管理,做到应赔尽赔,使被保险人最大限度上受益。“当然,这也极大压缩了保险公司利润空间,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会更有能力参与试点。”

众说保险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

保险强国 就是保险业的“中国梦”

“建设保险强国就是保险业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保险梦’。”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8月18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表示,“新国十条”提出了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建设保险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为保险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行业要着眼于保险强国建设,推动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未来的保险业,将是一个保障覆盖广泛、服务优质高效、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行业。

谈到未来,项俊波认为,未来的保险业将是发展非常迅速、规模不断壮大、与中华民族中国梦实现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行业。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机遇非常难得。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实施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客观要求,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迫切愿望,群众增强风险保障的热切期待,都为保险业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二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家支持保险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正在落地,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三是发展优势日益凸显。保险业提供“惠而不贵”的风险管理和保障服务,可以对冲风险、增强安全感,激发创业创造动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保险业将本着鼓励创新、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支持互联网保险发展;要积极参与财富管理大市场的竞争,突出人生规划和财富规划协调兼顾的优势,实现以创新求发展、以变革求突破、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项俊波展望,未来的保险业,将是转型升级加速、跨界深度融合、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创新驱动行业。互联网等新技术、金融跨界经营将对保险业产生深远影响、带来深刻变化。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活动的渗透影响,孕育虚拟领域新的需求,保险产品将不断丰富多元;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保险经营管理将全面实现精准市场营销、精确风险定价、精细客户服务。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27%。其中,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017.86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9.20%;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109.96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59.19%。此外,健康险业务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比重分别为9.1%、2.4%。

四川省保监局:

加大“险资入川”工作力度 支持本地企业发展

“新国十条”的颁布决不意味着保险业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保险业不仅不可高枕无忧,而且应当更加踏实谨慎地工作。为什么?因为“新国十条”核心之一的“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将对保险业发展产生“乘数推动效应”;如果用不好,则将产生“乘数破坏效应”。

“保险与实体经济、与其他金融业的接触面和渗透度大幅提高,来自宏观经济运行和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对保险业造成影响。”四川保监局指出,虽然上半年我省保险业保持稳定增长,但我省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还不完全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个别部门、个别地区对商业保险功能作用的思想认识,以及主动运用保险工具分散风险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险资入川情况还不太理想,对接力度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

因此,四川保监局表示,我省将继续积极推动“险资入川”,畅通险资入川渠道,助推四川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要加大“险资入川”工作力度,增强企业运用保险资金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更多保险资金投资我省企业发展。“我们将继续搭建企业与保险机构合作交流平台。就四川保险资金运用情况、促进直接融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建立保险资金运用联系机制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同时,下半年省保监局将继续紧密围绕“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四川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将引导全行业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省保监局表示,将鼓励保险资金利用债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支持四川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继续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和扩大风险保障范围,继续创新市场价格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新险种。还要推动大病保险在我省全覆盖和提高服务水平,下半年重点要推动攀枝花、资阳、广安、绵阳、达州等地推进大病保险招投标工作,推进大病保险在我省全面铺开。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王凯:

保险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从容

“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以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为发展目标,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在保险业全面改革升级的浪潮中,成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为我市保险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成都保险业坚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行业内涵发展的“正能量”逐步积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开始呈现。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成都保险业保费收入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5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总体运行态势稳中有进。对于成都保险业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上,王凯表示:“保险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融入社会和人们生活很成熟的一个产业,这也从侧面让我们看到目前我们的保险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王凯指出,国外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但成都未来保险业发展也不能物理式照搬国外经验,而应以国际开放性视野与成都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有成都特色的现代保险业服务业。

“未来,成都保险业发展的方向主要在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王凯表示,成都经济结构中的电子信息、软件、商贸和旅游等重要产业的保险覆盖率目前相对较低,这为保险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此外,成都有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市民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快,市场规模大,这些都为保险产品的创新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成都保险业要在这个过程中敢为人先,打破传统产业的思维方式,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

此外,王凯认为保险“新国十条”实施一周年,其“将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的保险业社会定位,以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工程的推进,都为成都保险业在理念和技术上的提升与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契机。

目前我市的各种保险试点工作正积极推进,王凯认为,随着这些试点工程的实施,未来成都保险业将逐步积累丰富宝贵的经验,也将是对“新国十条”中“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的生动实践。这些保险试点工作将发挥保险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而最终将使每位生活在成都的市民更加从容,更有安全感与幸福感。

本报记者 蔡云舟 实习记者 温珙竹 摄影 谢明刚

原标题:保费收入 全川破千亿成都占四成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