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2年的红星南路。(翻拍于《成都街巷志》摄影-陈锦)
10月13日,成都红星路(北二环至南二环)道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始。昨(16)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成都市档案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作为目前贯穿成都南北的一条重要主干道的红星路,曾经只是一条小巷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他经历着不同时期的改造,他在一天天变宽变长,改变着城市景观和人们的生活。
在成都市档案馆有一本名为《成都街巷志》的书籍,这本书由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所著,他花5年时间搜集成都500条街巷的得名释义、历史事件和居留的名人,他寻访了上百位“老成都”。在这本书里,也有着关于红星路的历史记载。
书中讲到,红星路在过去曾经有过不同的名称、不同的长度、不同的起迄范围。建国初期的1950年,原来位于今天三槐树街至玉皇观街之间的一条小巷“天灯巷”改名为“红星巷”,是为红星路之始。
2001年,红星路二段四川日报社报栏前,市民们正在阅读报纸。(翻拍于《成都街巷志》摄影-唐跃武)-。
1954年,将红星巷向北延伸至府河,名命为红星街。1964年,红星街向南延伸,穿过了几条街道,直到新南门大桥,成为了一条南北主干道,改名为“红星路”。1966年,把红星路的起迄再向两端延伸,北至八里庄,南至磨子桥,都叫“红星路”,也是几次变化之中最长的红星路。
这其中,从八里庄到红星路大桥(即俗称的“一号桥”)为“红星北路”,从红星路大桥到新南门大桥为“红星中路”(这也就是原来的红星路与今天的红星路),从新南门大桥到磨子桥为“红星南路”。由于红星中路太长,又分为了五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决定把红星路的起迄范围限定于从红星路大桥到新南门大桥,又从北向南分为四段,而把原来的红星北路定名为“府青路”,把原来的红星南路定名为“新南路”。
1996年的红星中路-(翻拍于《成都街巷志》摄影-周孟棋)
袁庭栋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他的记忆中,他经常从新南门通过红星路进城,那是解放后,当时的道路中间没有行道树,道路宽度仅供两辆公交车相向而过,路两旁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平房,有一些楼房是那种一楼一底的,上面住人,下面商家开铺子。
(本文资料来自于:《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栋) (记者 刘佩佩)
原标题:成都红星路的历史:从一条小巷到贯通成都南北的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