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相思鸟
普通翠鸟
白鹡鸰
2015年,成都兴隆湖,一只骨顶鸡在水边休息
黑冠鹃隼
成都境内的鸟种数量占全国的三成以上、四川的六成以上
《成都观鸟名录》认为,成都是“中国大陆现代观鸟发源地”
黑色的羽毛就像泼了墨,它用力扇动背上一双又宽又长的翅膀,踮起脚尖,笨拙收腿,自从落入山林被人救护的那刻起,这只苍鹭已经太久没有张开羽翼。一下、再一下,苍鹭伸长脖子运动着全身肌肉,从崇州桤木河湿地公园的草地上飞起,往林子的深处探索。
上千只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鸟,像这只苍鹭一样,在“爱鸟周”启动首日被统一放归自然。它们中,有工作人员从野外救护的鸟,也有市民捐献的鸟和警方挡获的鸟。
4月1日,四川省及成都市第53届“爱鸟周”活动在崇州启动,现场放飞上千只鸟,同时也为四川桤木河省级湿地公园正式授牌,从此该湿地公园成为了成都市第一家省级湿地公园。
“爱鸟周”是国家法定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早在1981年,中日两国政府就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旨在促进两国间在候鸟保护及其栖息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当时,国家林业部等向国务院建议每年在固定时间宣传鸟类保护活动。从那时起,四川省就将每年的4月2日至8日定为省“爱鸟周”,今年已是第35届。
4月1日现场,成都观鸟会首次发布了《成都鸟类名录1.0》,目前四川省已记录的野生鸟类种类727种,成都就有466种。其中,大红鹳和四川短翅莺是成都市2015年新记录到的两种鸟类。名录提出观点认为,成都是“中国大陆现代观鸟发源地”。
鸟儿的天堂
成都境内466种鸟
21种为中国特有鸟
《成都鸟类名录1.0》是成都观鸟会专家和观鸟爱好者耗时一年,整理成都鸟类历史数据,并结合近十余年来的观鸟记录编撰而成。
经统计,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有鸟类20目78科466种。按照最新的数据,成都现有鸟种数量约占四川总数的64.09%,全国总数的31.9%。
在成都的466种鸟类中,有5种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列入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名录。此外,名录中有21种鸟类为中国特有鸟类,包括2015年新发表的四川短翅莺。
拥有众多鸟类,与成都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腹地,地貌有深丘赫山地、平原与低山丘陵,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由于海拔垂直高差近5000米,成都市辖区内植被类型垂直地带性分化非常明显。沱江水系与岷江水系交织在一起,为成都铺设出一张稠密水网。这些先天条件为鸟类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呈南北走向的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还是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飞越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
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貌,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成为鸟儿的天堂,包括全球极危的青头潜鸭也在白鹭湾湿地持续越冬。
近些年,成都的鸟类数量更是呈现上升趋势。
观鸟发源地
美国人戴珍华西坝观鸟
写就开山之作
19世纪末,“观鸟”一词最早以书面语形式正式出现于英美。十多年后,这个词语漂洋过海到了华夏内陆的四川。
1916年,美国人珍·尔德斯顿女士第一次来到成都,三年后,喜爱鸟类的她与华西协合大学一名教授结婚,随夫姓取中文名作戴珍。
从那时起,戴珍开始了在华西坝长达30多年的观鸟经历。她在华西坝方圆十余公里的区域内,仔细观察记录所见到的鸟类,并一直坚持到1949年离开成都为止。
1969年,她将自己的观鸟记录整理总结并发表了《1916-1949四川成都观鸟札记》一文。
尽管此前已有不少学者发表过关于四川鸟类的报道,但均以采集鸟类标本为目的,其后续研究也多基于标本展开。
“如果按照《大英百科全书》上对于观鸟的定义:在自然环境中对野生鸟类进行观察的一种兼具科学性的流行休闲方式,依现代观鸟活动标准而论,戴珍女士所著此文,应是四川乃至我国大陆地区观鸟的开山之作。”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
戴珍在其中记述了近30年间所观察到103种鸟类的居留状况、出现时间、相对数量等信息。
“这些都为今人了解成都地区鸟类在多样性、分布和物候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成都鸟类名录1.0》编撰领衔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的朱磊博士说。
观鸟新记录
去年收获两种鸟类:
大红鹳、四川短翅莺
去年11月19日,6只亚成年大红鹳(火烈鸟)现身金堂沱江水域。它们一米多的身高,细而长的腿单脚伫立河滩之上,脖子完成圆圈,藏在羽翼之下,红色在太阳照耀下反射出分外亮眼的光,引得岸边路人纷纷转头观望河边的一朵朵“烈火”。
成都观鸟协会理事长沈尤说,野生大红鹳常见于中亚、非洲和南美洲,在中国极为少见,其迁徙路线也不会经过四川。这次金堂发现火烈鸟,专家猜测它们可能是在中亚繁殖后,往印度迁徙,在翻越高原和雪山时,一些未成年火烈鸟体能有限,随寒流向东飞到了四川盆地。
除了大红鹳,成都去年还收获了一只此前未被人类所发现的新物种——四川短翅莺。这是2008年发现弄岗穗鹛和华西柳莺之后,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鸟类新物种。
护鸟新挑战
成都每10种鸟类
就有超过1种受威胁
去年5月,中国环保部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对我国脊椎动物濒危及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境内有73种鸟类被评估为近危及以上等级,占总数的15.7%,即区内每10种鸟类里就有超过1种的生存状况正在受到威胁。其中,青头潜鸭目前全球总数量估计仅约1000只,是目前成都濒危等级最高的鸟类。这种鸟也曾在去年的四川内江被观察到过。
“成都地区的鸟类多样性面临着生境破坏、生境破碎化和人类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威胁。”朱磊介绍,有研究称,在成都市面上销售的观赏鸟类共有56个种类,其中54种均来自野外捕获。特别在春秋候鸟迁徙季节,在四川盆地西部的龙泉山脉,当地人有上山猎鹰的习惯,还有新闻曾报道有人利用网捕甚至火枪偷猎猛禽。
据悉,成都市境内目前已建立了4个自然保护区,均以保护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州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邑黑水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龙溪虹口、鞍子河及黑水河保护区被列为中国大陆重点鸟区。
延伸阅读
崇州桤木河公园成为
成都首家省级湿地公园
4月1日,在“爱鸟周”活动启动的同时,四川崇州桤木河省级湿地公园也被正式授牌,这将是成都市首家省级湿地公园。
去年四川省内有5个湿地公园获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资格,分别是绵阳三江湖、广安白云湖、纳溪凤凰湖、白玉拉龙措、雷波马湖。据省林业厅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四川省内湿地公园数量达到45个,其中包括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1个,省级湿地公园21个。
“真正的现代化城市不仅是黄金满地,还充满鸟语花香。”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在活动现场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建设长江上游屏障很重要的部分。”
目前四川桤木河湿地公园已完成第一期建设,占地面积一千余亩,以河流湿地和稻田湿地为主。未来两至三年的时间里,将继续完成第二、三期的湿地公园建设。
“城市内湿地的保护方式是以建设湿地公园来完成的。”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谷阳说,建设湿地公园的目的是更加合理和科学利用湿地,让市民在切身感受大自然的同时,提高对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
华西都市报记者何艾琳摄影杨涛
原标题:《成都观鸟名录》首次发布 境内 466 种鸟 73 种受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