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5
宽带速率
居省会城市第一
《报告》显示,成都市固网宽带用户数553万户,年增长率26.3%,用户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创近四年新高;农村宽带用户规模100.7万户,同比增长40.8%,呈更为快速的增长态势。带宽为100M及以上的固网宽带用户比例达21.4%,较2014年的1.2%提升20.2个百分点。对比2013年、2014年的带宽分布,2015年20M及以下带宽的用户比例大幅降低,而大于20M带宽的用户占比较2014年的12.1%大幅度提升17.8个百分点。成都宽带用户呈现用户量和接入带宽均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宽带发展联盟2016年1月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第10期(2015Q4)》显示,成都忙闲时加权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到9.38Mbit/s,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是全国宽带速率最快的省会城市,成都互联网基础设施全国领先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同时,成都已于2015年9月建成“全光网城市”,实现全市所有城区、农村场镇及一类行政村100%光纤覆盖。全省光网用户平均上网带宽达到37.9M,全国第一。四川宽带单价从7.5元/M下降至1.9元/M,降幅达75%。如今,全市无论城市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世界一流的百兆宽带和超高清4K电视节目。
亮点6
互动电视
保持高速增长
截至2015年12月,成都市互动电视用户数量达428.8万户,较2014年增长38.1%,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IPTV用户量达251.1万户,与2014年相比增长45.6%,高于互动电视用户增速。目前成都开展互动电视业务的运营商主要为中国电信和广电网络,两者用户量共计占比超过98%。
基于宽带带宽的提升和播放技术、设备的升级,互动电视内容也不断丰富。成都广电网络可提供30余套高清直播频道和10余套高清付费频道及1套3D频道;中国电信于2014年12月联合华为在成都推出了国内首个4K超高清IPTV业务商用部署,提供4K超高清和3D影视节目,并推出基于4K超高清机顶盒的可视电话业务,通过在电信4K超高清机顶盒加载摄像头,可实现电视对电视、电视对手机的视频互动通话业务。目前,中国电信IPTV业务可提供10套高清直播频道和包含4K、3D视频资源的点播服务(非高清直播频道共计80余套,提供72小时内的节目回放服务)。
亮点7
互联网应用
使用率高于全国
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快速普及,使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不断被激发。在调查统计的19类主要互联网应用中,成都市网民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有16类高于全国水平,平均高出全国水平20%,其中在线教育、互联网理财产品、网上炒股三类应用的使用率分别高出全国水平72%、69%、51%。
在所有手机网络应用中,即时通讯类应用用户量最大,渗透率达90.1%;其次是移动社交类应用。以微信和QQ为代表,成都市手机网民规模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微信、QQ这类应用的推动。
亮点8
4G快速发展
手机流量倍增
成都4G网络和用户在2015年均获得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12月,成都4G基站数量已达到26340个,较2014年增长49.9%。4G用户总数达到792.0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由2014年的9.5%提升至35.2%,2G、3G用户正加速向4G用户迁移。随着提速降费的深入推进,成都市网民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需求也与日俱增,手机网民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从2014年的269M/月·户一路飙升到2015年第四季度的480M/月·户。
e手消息
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 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三
成都政务服务加速向互联网迁移
据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新华政务直通车发布的《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数据,2015年成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在全国各城市(不含直辖市)政务新媒体中以81.72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南京。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与直辖市对比,高于北京市,低于上海市。全国领先优势较为明显。
据腾讯发布的《2015年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成都市政务民生微信账号总量达1135个,约占四川省地区总量的1/4。其中服务号占比约26%,账号总量在全国334个地级区中排名第二。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多为中东部城市,仅成都一城处于西南地区。
2015年7月,成都正式接入微信城市服务,成为继广州、武汉、上海、杭州后,西部地区首个微信“智慧城市”。通过微信“城市服务”入口,市民可轻松完成医院挂号、客运汽车票购买、景区门票查询购买、身份证及户籍业务预约等20余项服务。该项服务还链接3000多个市政咨询和建议窗口,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此外,成都还于2015年9月接入支付宝“城市服务”,为本地居民提供包括公积金查询、港澳台续签、预约挂号等在内的14项便民服务,成为四川省首个拥有微信、支付宝双“入口”的城市。
2015年12月初,今日头条宣布成都市各级部门、各区(市)县等近5000个政务号将分批入驻今日头条,开通政务头条号,这几乎达到全市所有政务系统的全覆盖。这是成都市创新政务信息宣传方式、加强手机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举措。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市政务APP已超过20个。2015年新上线青羊掌上政务、成都检查、成都教育、华医通等9个政务APP。
e家之言
周世杰(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显示成都网民年龄结构以30岁以下青年群体为主,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以下学历的网民占绝大多数。这映射出青年网民更愿意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和社交活动,也符合青年网民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思想较为活跃的特征。当然,从互联网治理的角度来看,如何正确引导这些青年网民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操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系主任)
《报告》显示,成都市民的新媒体使用频率较高,使用偏好以大众娱乐为主,使用主体以青年为主,社交化的使用动机与选择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驱动。这是媒介融合业态在市民日常生活方式中的投射与写照,同时,新闻资讯与文化产业的互动更加紧密,它既需要依托移动互联高科技的创新,也更加呼吁优质内容创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引导。对此,成都市在互联网技术、媒介与人文层面的良好基础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设方向。
方勇(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成都市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网应用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得益于成都市的政策推进、企业创新和人才优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下载、WiFi热点等指标的数量级水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茅,这为方便成都人民生活、工作和娱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同时也为在蓉企业创造了优良的环境,特别给成都的互联网+企业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詹恂(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传播学副教授)
截至2015年底,成都市网民规模已达88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1.2%,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这喜人的增长率,说明成都市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推广应用、用户素质和媒体融合等方面,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在移动互联的推广和应用方面,不仅有地方政府和运营商的强力推动,更可以看到传媒在新媒体集群打造和全媒体战略上的努力。
饶志宏(中国电科首席专家、中国网安总工程师)
《报告》中,通过网民特征、基础设施、互联网应用等维度翔实的数据分析,集中体现了近年来成都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报告》反映了成都市大力发展“互联网+”战略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从侧面展现了成都致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积极进展,印证了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黎昕(四川西川律师事务所主任)
尤为关注《报告》中关于电子政务的调查,首先,电子政务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媒介,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能确保公权力透明运行,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促使成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再者,发展电子政务,可以进一步简化公民行政审批流程和手续,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其三,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化解矛盾、增加凝聚力;最后,发展电子政务,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正刚(成都市移动互联网协会秘书长)
作为信息消费的供给侧,成都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品在2015年的调整和增长十分明显:首先,基于互联网技术研发和内容生产的优势,我们的互联网服务更上层楼,互联网相关服务涉及电子商务、游戏动漫、生活消费、医疗健康等近20个行业大类和百余个行业细分领域,产品和服务更多向交易、消费、生活服务方向延伸,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众筹众包、线上线下一体等特点,给C端用户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选择;其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点,互联网持续向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互联网高级阶段演进,成都跟进互联网前沿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徐灏(成都品果科技CEO)
成都移动互联网近几年蓬勃发展,无论是从移动应用领域到智能硬件领域,还是从重游戏发展到更加生活化的O2O应用,都出现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同时,因为更多的成都创造被世界了解与认可,更多的四川人才愿意回到家乡与成都的创业者一起奋斗、一起创造,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在人才方面制定了优厚的政策,相信在未来,成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方面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颗闪耀的新星。
钟波(极米科技创始人兼CEO)
成都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都关注的创业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可以利用集群效应带来创新氛围、资金、人才、供应链等资源,实现更好发展。极米能做出领跑世界的自主创新品牌,离不开成都市肥沃的互联网创业土壤的滋养。《报告》显示,成都网民在文化、娱乐等互联网产品使用率方面领先全国大多数城市,对我们而言,这是最好的机会、最好的风口。
原标题:我市网民规模883万 互联网普及率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