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已来成都一年半,唐良智展示了哪些“唐式风格”?

2016-07-11 17:38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粱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胡敏 张守帅

7月11日,成都市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和省委重要决定:唐良智任成都市委书记。

此时,距离2015年1月23日他当选成都市长过去了535天,距离2014年11月24日他由武汉“空降”蓉城任职,过去了18.5个月。

从市长升任书记,意味着刚刚年满56岁的唐良智,肩上任务更重,将带领成都这艘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使命的巨舰破浪远行。

过去的一年半中,成都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有观察者认为,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唐良智风格鲜明,他抓工业、抓创新、抓开放,使成都既呈现出聚集全球人气的热闹一面,也有打牢转型根基的冷静一面。

这种“唐式风格”以及他所推崇的发展理念,很可能未来继续强化。换句话说,作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命题,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都的蓝图一绘到底。

产业观:什么是“一业定乾坤”?

2016年7月5日,成都举行工业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竞进拉练”活动,唐良智率区市县主要领导参加。现场看进度、找差距、比不足、学经验,这个活动年内已举行三次。

总结会上,他将部分区市县园区的小而散的状况形容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在他看来,工业园区没有一二十平方公里的规模,是难以产生集聚集群效应的。

大园区承载大产业,这是唐良智履新成都以来着力推动的一件大事。其实,2012年他还在武汉担任市长时,成都就曾到那里取经“大园区”之道。

但是,认识上的分歧仍有。一种观点认为,成都已到工业化后期,没有必要再发展工业;还有一种观点说,成都工业已触碰“天花板”,难以再有作为。

唐良智回应,“谈论工业处于什么阶段,意义不大。”德国推进工业4.0、美国高调搞制造业回归,这些发达国家都在经历再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很多场合,他都在传播一个观点:工业具有“一业定乾坤”的作用。一个1600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难以离开工业经济的支撑,二三圈层(区县)都应确立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成都工业投资规模偏小,是“天花板”论的一个依据。

2015年初,成都确立年内完成工业投资1300亿元,唐良智有信心做得更好。因为测算下来,包括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在内,平均每个区市县工业投资只有62亿元。

在成都对标的城市中,武汉2015年完成工业投资2769亿元;临近的重庆,工业投资过百亿的区县有19个,而成都仅有4个。

唐良智将所有区市县调研完,强调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底盘”,要心无旁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做大。

成都2015年实际完成工业投资1517.09亿元,超过目标200多亿元。

2016年是四川省委确立的“项目年”,成都将工业投资目标锁定至2000亿元,并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工业强基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力争“十三五”末形成6个以上千亿产业集群,未来十年里挤进全国工业经济第一方阵。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以“竞赛”“比武”为特色的“竞进拉练”活动出炉。项目进度缓慢的,被现场点名批评。他告诫部分区市县领导,工业项目要有新气象,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讲一个“老故事”。

讲出新故事,就不能坐等项目上门,成都将区市县“一把手”外出招商情况纳入考核,既考出勤率,也考成功率。

成都要求高新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经开区要有单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二圈层要有单个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三圈层要有单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之所以对上述“三区”要求高,是因为成都要在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中,以“三区”为依托分别打造“大智造”“大创造”“大车城”3大工业板块,加上N个近郊和远郊区(市)县工业园区,构建“3+N”空间布局体系。

原标题:成都观察|已来成都一年半,唐良智展示了哪些“唐式风格”?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