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42家航空公司公布的航班延误补偿标准发现,最“大方”的航空公司标准基本一致:延误4小时(含)以上不超过8小时,每位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延误8小时(含)以上,每位旅客补偿人民币400元。然而,有5家航空公司直言,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都不会提供经济补偿,这5家分别是中联航、西部航空、乌鲁木齐航空、春秋航空和桂林航空。
几乎每位坐过飞机的乘客,都会吐槽航班不准点的情况。航班延误后,各家航空公司的补偿标准差异也很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民航局网站获悉,2017年1月1日《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实施后,日前,国内航空公司、机场已按照规章要求,对航空公司运输总条件、机上延误应急预案、大面积航班延误预案等进行了修订,同时明确了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内容和补偿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42家航空公司公布的航班延误补偿标准发现,最“大方”的航空公司标准基本一致:延误4小时(含)以上不超过8小时,每位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延误8小时(含)以上,每位旅客补偿人民币400元。然而,有5家航空公司直言,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都不会提供经济补偿,这5家分别是中联航、西部航空、乌鲁木齐航空、春秋航空和桂林航空。
中联航: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中国联航不提供经济补偿。
西部航空:西部航空应和其他各保障单位相互配合,认真负责,共同保障航班正常,避免不必要的航班延误。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西部航空不提供经济补偿。
乌鲁木齐航空: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乌航不提供经济补偿。
春秋航空: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春秋航空不承诺提供任何其它补偿。
桂林航空: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桂林航空将不提供经济补偿。旅客可自行购买航班延误险。
记者了解到,上述5家航空公司中,中联航、西部航空、乌鲁木齐航空、春秋航空都是低成本航空,桂林航空2016年6月才开航。而他们“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不提供经济补偿”的方案,有没有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了解到,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明确,国内承运人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由航空公司自行决定。
日前,参与起草该《规定》的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发展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刘光才解读说,健全的市场机制就是要做到把企业该做的还给企业,政府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哪儿。关于航班延误的旅客补偿,其实早在2004年民航局就出台了《关于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各个航空公司,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标准,做好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为了充分保护旅客知情权,同时不侵犯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规定》在第三章第一节中明确规定,国内承运人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由航空公司自行决定。这样,旅客可以根据补偿的方案,自主决定选哪家航空公司,真正实现航空运输市场化。
也就是说,坐以上5家航空公司的航班遇到延误或取消,只能认了。
事实上,就算有补偿,也不会有哪位乘客乐意航班延误。然而,飞常准(VariFlight)民航大数据研究院提供的《2016国内机场发展总结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机场整体出港准点率为70.4%,起飞平均延误时长为33分钟。虽然准点率还没有期待的那么高,但2016年的数据已经比2015年准点率提高7个百分点,延误时长缩短了6分钟。
原标题:航班延误咋补偿?42家航空公司公布标准,这5家无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