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中,去年一年,四川27名干部殉职
—— 祭奠脱贫攻坚英雄
山势陡峭、沟谷深幽、百步九折、地广人稀、高寒荒凉……
这是四川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的亘古景象。
因恶劣的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其贫困县、村占据全省贫困县、村的绝大多数,成为四川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201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四大片区”成为四川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主战场。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四川省交出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2016年,全省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脱贫,减贫107.8万人,其中“四大片区”减贫6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1.5%下降到4.3%,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但同时,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名单。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去年1年,四川省27名干部殉职,50多名干部受伤……
近日,记者深入“四大片区”及四川各地,寻访扶贫英雄的生命足迹。
寻访之旅,道路之险,超乎想象;环境之难,异于寻常。攻坚战场“骨头”之硬、“战事”之艰,尽显其间!
特别的战斗呼唤特别的战士,需要特别的奉献和牺牲。这份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与“特别”相连;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下共产党人、中华儿女的不变信仰与豪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攻坚决战之时,生命进入读秒。竞逐死神之履,浓缩一生足迹。无声誓言,奏响最后壮烈,诠释生命皈依、魂之所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6年7月19日,张秀代突然晕倒。检查结果,肺癌晚期。
张秀代是退伍军人,从1985年起,在华蓥山深处的广安市岳池县马家村当党支部书记,一干30多年。
“好个马家沟,十年九不收。”要让深山沟的家乡早日脱贫,必须先修路,光为修好通村公路,张秀代整整奔波了20年!
4年前,张秀代就因肺脓肿晕倒过。“不能再累了,否则加重病情。”手术后,医生如此告诫他。“忙可以治病。”张秀代这样回应,他没有停下。
“他太‘亡命’(玩命)了。”村民形容张秀代。
这是2016年,张秀代在生命最后年份留下的身影——
奔跑了20年的通村公路得以拓宽,他寒冬蹲守料场,大夏天用卷尺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监看每一段水泥路铺就,挨家挨户协调路径走向、青苗赔偿;为了发展血橙、乡村旅游,用“借鸡生蛋”模式脱贫,四处请专家、寻方案、找门路,协调土地流转;为精准拓展增收,一遍遍跑重庆、广安,哪个地区什么季节农产品需求大,价格高,摸得一清二楚……
“不脱贫,把我的脑壳砍下来当夜壶!”他这样对全村立下“军令状”。这位硬汉没想到,从倒下到去世,上天只给了他37天。
就在他晕倒的那天,村里“借鸡生蛋”项目的3000只鸡通过新拓宽的公路运来了,他立即放弃去医院,蹲在村口,忍着剧痛,在酷暑下睁大老花眼,对运来的3000只鸡苗一只一只细细察看,从中挑出100多只弱小病鸡给退了回去。等做完这一切,他全身虚汗像水一般流淌……
去世前一周,他坚持参加村里最后一次脱贫攻坚会议,顶着剧痛的腹部,吃力地问:“进度怎样了?问题在哪里?……”
“扶贫攻坚没拿下来,这是我最惭愧的事情……”面对探视的人们,他艰难地、一字一顿地说出这句话,眼泪顺着枯瘦的脸庞流了下来。
弥留之际,已经不能说话了的张秀代,示意儿子打电话把他的入党介绍人张秀建从重庆叫回来。两人手拉着手,泪流满面,相顾无语。“我想,他最后时刻是想看到把他带进党组织的人,让我知道,他这辈子对得起入党的誓言。”张秀建说。
8月26日,张秀代走了,未满60岁。全村老少打着火把,抬着棺木,一路哭喊着把他送上山……
“他的坟好找,老百姓的嘴,就是他的碑!”村扶贫第一书记周莉莉说。
另一位村支书,也将墓碑永久刻在了村民的心里。他叫李和林,生前是南充市顺庆区大林镇李家坝村党支部书记,21岁入党,当村干部、村支书30多年,走时52岁。
李和林最大的心愿,是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党的威信树不树得起,就要看村民的腰包鼓不鼓得起。”这是李和林常说的一句话。在这个偏远的省级贫困村,李和林领着大家修路搭桥、凿井取水……3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推进村里发展。
2015年6月,李和林查出胃癌,但他很快从医院回到村里。“与其躺着等死,不如多做点事。”他十分平静。
原标题:以生命共赴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