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天竺园里二层小楼 曾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

2017-04-05 07:3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位于华西口腔医院旁的老建筑。

马悦然拍摄的闻宥。

陈寅恪全家

走在成都人民南路三段和小天竺街交叉口时,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路边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但大多人不知道,数十年前,陈寅恪、闻宥、吕叔湘等学者、大家曾在这座楼中居住、工作。这座如今被作为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的二层小楼,曾经是保存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命脉的圣地。

盛极一时

中国文化研究所 列入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如今的成都市华西坝,高楼大厦和交通要道中,散布着数十座古朴典雅的近代建筑。这些青砖碧瓦的小楼,共同组成了四川大学近代建筑群。其中位于人民南路三段14号的一座二层小楼,从相貌上看并无太大不同,却被列入第二批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究其原因,这座面积400余平方米的砖木楼房,是曾经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当年的文化研究所被誉为“保存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命脉的圣地之一”。

成都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都与曾经生活在小楼里的人和发生在小楼里的事,有着悠长的联系。

74岁的谭楷,曾经在这座小楼中生活过6年。谭楷的父亲,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经济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至1958年,谭家就住在这栋小楼的一楼。

79岁的金开泰,1964年初进入当时已改名为四川医学院的华大工作。退休前,金开泰曾因为写华大简史,看了几遍华大校史,从此便对学校历史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产生了兴趣。

通过两位老人的讲述,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闻宥、杨佑之、何文俊、吕叔湘等学者、大家一一浮现。当然,还有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文化研究所。

满楼名人

由于缺少住房 教授办公和居住都在一处

作为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保留下来的小楼,上下两层,每层有8间。1940年建成至1952年间,先后有多位来到成都的教授居住。这座小楼连同周围的几座楼房,当年被称为天竺园。

“当时住房紧张,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很多人都来到成都。”谭楷回忆,由于缺少住房,很多教授办公和居住都在一个地方。

上下两层16间房子被一分为四。1940年初,当时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和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闻宥,住在一楼右边的一间,另外三间便是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办公地。

一楼另外四间曾住着何文俊一家。“何文俊当时是华西大学的教授,后来当了西南农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前身,今西南大学)副院长。”

二楼左边的四间,住着杨佑之一家。“杨佑之是中国会计名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商科,号称马寅初的头号大弟子。”

二楼右边的四间,曾经住着吕叔湘一家。这位曾经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过的语言学泰斗,当时也是中国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后来主编过一本著作,名为《现代汉语词典》。

博采众长

闻宥网罗各路大家 组建中国文化研究所

提到中国文化研究所,始终绕不开闻宥。1940年初,闻宥被聘为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主任。闻宥只身到成都后,就住在小楼一层的一间房子里,他开始在这里着手组建中国文化研究所。

中国文化研究所成立后,闻宥出任所长。闻宥本人是学术大家,不仅精通英、法、德、日四国语言,而且精通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但他仍然想方设法,网罗各路大家,“把中国文化最好的研究者,都请到研究所。”

另一历史原因,也帮了闻宥的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东部、中部的高校被迫西迁。应华西协合大学校长张凌高之邀,山东齐鲁大学、北京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全都搬到华西坝,不少名家也随校来到成都。

受闻宥召唤,中国文化研究所大家云集,中国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古史学家董作宾、历史学家韩儒林等都成为研究所成员。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陈寅恪。

“我们翻遍了校史,只找到陈寅恪在华大的一个职务,就是中国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金开泰说,陈寅恪之所以加入研究所,就是因为闻宥。

闻、陈二人在成都聚首之前,便有书信往来。在成都期间,陈寅恪对小自己11岁的闻宥大加赞赏,并撰写一副对联相赠:君化无用为有用,我以小巫见大巫。

陈寅恪被聘为中国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后,两个中外知名的语言学大师,开始了共同从事研究的生涯。对闻宥的语言研究,陈寅恪称赞说:“信为吾国此后治本国语言文字之学之楷模极有关系之文也。”

原标题:天竺园里二层小楼 曾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