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天竺园里二层小楼 曾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2)

2017-04-05 07:3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亦师亦友

跟随闻宥学中国语文 老外马悦然领略古典诗歌之美

上世纪40年代末,谭楷还是不满十岁的幼童。他还记得,父母常带他去天竺园一个老者家里做客,这位老者就是闻宥。“当时我家住在鲁村,也就是现在的凉山宾馆所在地,离得不远。当时我管闻宥叫‘闻爷爷’。”

谭楷的记忆中,每次去闻宥家,都看到屋里摆着一堆古玩字画,都是别人送去请闻宥帮忙鉴定。“闻爷爷长期研究语言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做学问非常严谨。”

1940年,闻宥初到成都时,只身一人,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直到3年后才到成都团聚。闻家所住的房子,由一个单间扩充到整座小楼一楼的一半。每次到闻家做客,谭楷都看到闻宥埋头在字画堆中。

让谭楷印象深刻的,还有闻宥家中先后居住过几个外国学生。“马悦然、傅吾康、西门华都在闻家住过,他们都是闻宥的学生,后来也都成为著名的汉学家。”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马悦然。1948年,马悦然来到四川做方言调查,并在华西坝跟随闻宥学习中国语文,曾在闻家居住。鲜为人知的是,马悦然之前的中文名是“马可汗”,现在的名字就是闻宥给他取的。

闻宥年长马悦然23岁,对于马悦然而言,闻宥是慈祥的父亲、博学的老师和真挚的朋友。马悦然曾回忆说,“他的博学、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和他那种引导朋友和学生领略学术研究之美的能力,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位老朋友的引领,我才真正领略到中国古汉语音韵和古典诗歌之美。”

写诗忆旧

陈寅恪眼盲前 最后看到鲜花的日子是在华西坝

1943年夏天,大名鼎鼎的陈寅恪为躲避日机炮火,携妻带子,从北京来到成都。彼时,陈寅恪的身份是燕京大学教授,而且是教育部特聘,工资由教育部支付。

初到成都,陈寅恪一家住在陕西街上的燕京大学宿舍。“陕西街条件很差,陈寅恪一家在那住了几个月,就搬到了华大中国文学系所在地背后,也就是华西坝上的‘广益大学校宿舍’。”

广益宿舍的住所,条件好得多,陈寅恪一家在那里住了一年九个月。“那段时间是陈寅恪双目失明前的最后时光,他最后看到鲜花就在华西坝。”

实际上,陈寅恪到成都时,右眼已经失明。半盲翁当时主要在燕京大学临时学校讲课,“他的课不仅学生去听,很多教授也去听”,陈寅恪也因而有“教授之教授”的美誉。

金开泰翻阅校史发现,陈寅恪在成都期间,还吸引了另一位大家——吴宓也来到成都。“吴宓当年在重庆大学任课,有一年的学术休假,因为他跟陈寅恪关系好,1944年8月也来到成都,在川大教课。”在吴宓的日记中,详细记录着陈寅恪治疗眼疾的病例,每天吃什么药,感觉如何,都有记录。

1944年12月,陈寅恪的左眼也不能辨视物象,双目完全失明。隔年2月,他写了一首七律诗,题目便是《华西坝》,其中写道“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由此可见陈寅恪内心的忧思。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于1945年9月13日,乘飞机离开成都,前往牛津大学任教,顺便到伦敦治眼疾。

即便离开成都后,陈寅恪仍然对生活过的华西坝念念不忘。1964年,他在诗中写到“昔年人日锦官城,曾访梅花冒雨行”。陈寅恪夫人唐筼也写过一首《忆成都华西坝寓居》:“喜得来游古锦城,花开四季一年春。林园纵好心难静,为有邻家犬吠人。”

成果斐然

存在的12年间 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命脉

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中国文化研究所便不复存在了,从建立到解散,前后只有12年时间。实际上,早在院系调整之前,研究所就已经开始出现颓势。“抗战结束后,五所大学重回原地,很多研究所的教授名家都离开了成都。”金开泰说。

1952年,担任研究所所长的闻宥被调到四川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担任馆长和川大教授,1955年,又被调到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当教授,直至去世。

虽然存在的时间短暂,但中国文化研究所在12年间,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在印刷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出版了包括《中国文化论丛》在内的一批学术刊物。

“实际上,当时除了中国文化研究所外,还有边疆研究会、边疆研究所、华大博物馆等几个研究机构相互配合进行研究。”金开泰说,正是这些蜚声中外的学者大家,在动荡年代的不懈探究,才得以保存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命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摄影刘陈平

原标题:天竺园里二层小楼 曾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