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大成之都 千年之变

2017-07-03 07:26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一切城市史,都是产业史。

“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毫无疑问,昨天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不仅勾画了成都产业发展的全新篇章,也形成了成都坚持产业立城兴城,以此带动城市发展全要素转化升级,形成持久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思想。

一个产业的大变局,已是风雷激荡。

当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一幅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地理版图;当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对成都产业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谋划,一条更纵深、更广阔的成都发展时空坐标系,已经串起成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黄金时代,正耀眼于成都向国家中心城市进发的路上,而一条“千年之变”的逻辑线,已隐隐得见。成都发展的大历史观更加凸显:城市发展必须以永续发展为目标;城市发展要有开创历史、写入历史的追求。

挟农耕时代“扬一益二”的辉煌,挟改革开放以来的厚积薄发,挟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的飓风,成都正迎接黄金时代,策动“千年之变”。

于是,此次产业发展大会,鲜明凸显三个关键词:危机感、使命感、总动员。

一切谋划都是朝向永续发展的目标,一切发展都是以市民获得感为衡量,而规划制定的逻辑起点,则是“担当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发展”。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在召唤:担当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发展。这让成都在区域竞争中争位而出的冲动前所未有的强烈,让成都走上世界舞台中央的意愿前所未有的明确。最说明问题的,就是成都在“现代产业体系”前,加上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两个定语,这与之前成都在“国家中心城市”前加上“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定语一脉相承,体现了使命感、责任感之下的高标准城市建设自我要求。成都的新一轮产业谋划,贯穿着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全球视野,贯穿着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世界标准。

危机感,则在压力之外,更突显使命感的强烈。

此次成都产业发展大会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对标。与北上广深对标,与重庆、杭州对标,与芝加哥、新加坡对标。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成都的未来,外界认识前所未有的统一:叫好声一片。前不久,《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进入全球城市百强;《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以98.97的高分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与先进城市和地区对标,成都的差距还不小。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一个志在国家使命的城市,产业的发展,决不能盆底观天,亦步亦趋。否则,区域带动力无以为继,国际竞争力更无从谈起。危机感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同样也带来巨大的“争位”反弹。有危机感,就更有动力,使命感就更强烈,前进方向与路径也愈加明晰。

使命感与危机感的叠加,使成都整座城市积蓄了一种爆发的力量,而一场前所未有的总动员,将之彻底点燃。

仅从此次产业发展大会的组织形式来看,就足以令人激情澎湃。1个主会场,22个分会场,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到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从驻蓉名企到本地民企,从科研院所到行业协会,从专家学者到创新创业者……与会者以万计。可谓既是新一轮产业发展战略的总部署,又是一场全市产业发展的总动员。如果细心分析,就会发现,参会官员与企业、专家以及创业创新者的人数之比,基本上各占一半。如此规模,如此形式,是成都同类经济活动的历史首次,从全国看来,也属罕见。对政府而言,这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回归本位;而站在企业的角度,则凸显尊重和倚重。显然,这正是培育产业生态的题中之义,体现了一种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成都,这座历经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又站在千年之变的临界点上,一场产业嬗变的浴火涅槃之后,“千年之门”必将徐徐打开,“大成之都”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可期可待。

原标题:大成之都 千年之变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