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独居老人家中去世 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2)

2015-11-19 07:29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喻倩媛   责任编辑: 马兰

老人故事

“不想给子女添麻烦” 几乎是独居老人的共同理由

每个独居老人的背后,或许都有一段故事。但记者走访发现,“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几乎成为支撑他们独居的共同理由。

主角1:陈桂兰77岁

“女儿们拖儿带女 我去了添乱我去了添乱””

自6年前老伴去世,77岁的陈桂兰(化名)便一直独自生活在成都锦江区布后街一处老居民楼里。两个女儿曾提议接她一起住,但被她拒绝了:“她们都拖儿带女的,我去了尽添乱。”

陈桂兰有糖尿病、心脏病,3年前,她学会了自己注射胰岛素,每天要注射4次。

大女儿怕母亲寂寞,给她带来了一只虎皮鹦鹉,“但它终究还是不会说话。”陈桂兰偶尔会下楼和其他老人聊天。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她下楼的次数越来越少。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独居老人去世”新闻,都让她心里不舒服。

“我肯定不会那样。”她低头看着别处,眼角却闪着泪光。

主角2:王霞72岁

邻居孤独死担忧会是“相同下场”

因为和女儿们的娱乐、饮食、休息等习惯存在差异,丈夫去世后,72岁的王霞(化名)独居在成都三道拐街附近的院子里。

一年前,小区一位70多岁、子女在国外的老人死于家中,几天后才被人发现。王霞听说此事后,多了一份会落得“相同下场”的忧惧。“有时怕煤气没关,要反复检查几遍;有时怕门锁住女儿进不来,给她们每人配了钥匙……”她想让女儿们每天打个电话给自己,“以防意外”,不过终究没能说出口,“她们肯定会说我想多了。”

新闻链接

如何老有所依?

三类老人可享政府购买居家养老

随着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和高龄老人数量的增长,当老年人丧偶或失能之后,对家庭照料的需求就迅速增长。那么明天,我们如何老有所依?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黎文强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养老服务,将成都城区的“三无”老人、农村的五保户安排进入综合敬老院,或者交由社区监管看护。此外,在今年实现了“三项补贴制度”:即困难老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和高龄补贴。

2014年,《四川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出台,各级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可向养老机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养老服务组织,以及有组织的公益性岗位社工等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这些服务内容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对象为60周岁以上的散居城镇“三无”老人、散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0周岁以上的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和独居老人;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这三类老人。

“近年来兴起了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黎文强说,老年人在家通过终端连接服务平台(一般是手机拨打热线),平台调集机构或组织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等服务。

据了解,目前成都有“长者通”、“孝行通”两个比较成熟的服务平台。今年成都财政已投入2000多万元,资助8万名困难老人进入“孝行通”平台享受服务。

权威数据

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一半

独居老人占老年人近10%

以往,三代人共同生活是极普通的中国家庭模式。然而如今经济条件变好,观念不同,很多人都以“小家庭”为核心,父母更多是单独居住。此外,随着“丁克”、离异之类的家庭增多,也使得独居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

据四川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四川省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显示,50.7%的受访60岁以上四川老人自己独立居住生活(包含和配偶一起生活)。成都尤甚,家庭中老人“独立居住生活”比重达到54.1%。

记者走访多个社区,与老人们交谈发现:婚姻关系破裂、丧偶;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血亲关联日益淡薄;长时间背井离乡,地缘关系被切断……这些进一步使独居老人人群逐步扩大。

这样的背景下,“老人孤独死”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元玲摄影郝飞

原标题:独居老人家中去世 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