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成都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抓住了“一带一路”机遇

2016-03-07 09:2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人物名片】

吴晓华,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组副组长,国务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参加过国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等的研究工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其中指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

成都,自古是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格局中面临怎样的机遇和优势?成都正在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我们又将作如何调整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中?带着这些热点问题,成都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

A

说创新

成都拥有四大创新发展优势

是一座创新创业者“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而成都“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那么,成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哪些比较优势?应该如何发展四川省首位城市、西部中心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在吴晓华看来,这些年成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走在了全国前列。“除了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之外,主要得益于较好地发挥了成都的比较优势。”他表示,成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明显。首先是历史文化优势,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蜀文化积淀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核;其次是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成都拥有一大批全国甚至世界有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了雄厚的创新人才力量;第三是创新要素和创新载体优势,这些年成都在聚集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载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第四则是创新环境优势。近些年来,成都大力发展包括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商事制度改革、中介服务等在内的创新环境,使成都越来越成为创新创业者“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事实上,成都一直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以及推动城市转型的核心动力。为此,成都启动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制定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大力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而按照成都的规划,今年成都将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提升全社会创新力、创业力和创造力,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新增科技型企业1万家以上。

随着战略深入实施,阶段性成效也开始显现。清科集团发布报告称,国内创新创业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汉、成都的“3+2”格局。同时,阿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提出“中国硅谷”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六大创新创业城市。

“根据国内外区域创新发展经验教训,我认为成都要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关键是成都要做好这四个方面,”吴晓华建议,一是要树立开放心态,对外开放,既是对国外开放,更是对国内其他城市包括周边城市的开放,与周边城市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二是要有“首位”意识,要有带领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责任意识,也只有周边城市发展起来,成都才会有更加坚实广阔的发展腹地;三是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主动让出一些成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行业给周边城市,而成都向中高端产业进军,发展“高精尖”经济,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更多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四是在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

B

谈竞争力

激烈区域发展竞争中

成都要争取并守住三个战略制高点

在国际经济新格局中,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战略举措。

成都把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而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在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重要城市“征程”上,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全球配置力、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这是比较关键的。

吴晓华认为,这是成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正经历着新一轮全球经济产业重组和区域发展格局重构,世界各个经济大国和重要城市都在抢抓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都要在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谋求到应有的与自身地位和身份相适应的“一席之地”,就是要争取到并守住几个战略制高点。一是要全面参与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成都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优势,打通出川大通道,着力构建以双机场为核心、“空、铁、公”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要完善口岸功能,实施“蓉欧+”战略,加快形成便利快捷、功能完善的国际区域物流体系,促进口岸由单一门户功能向综合型经济开发功能演进,加快建设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其次,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某些产业行业中率先实现“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成都品牌”转变。产业为王,成都不仅要在生态人文上增强美誉度,更要在产业产品上增强在全球的识别度、知名度。要深入分析论证,集中优势力量,尽快培育出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优质产品。

三是久久为功,抓好城市国际化良好环境。要与国际先进城市对标,争创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和海关协作监管、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按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提升各级政府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和遵循国际惯例的投资服务环境。

C

话国际化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将带来“世界公民”生活和企业低成本高效益

围绕“国际化城市建设”,成都最近端出了五大行动计划,包括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建设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那么,在国际经济新格局中,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市民、企业将从中获得怎样的益处和机遇,如何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中?

“提出国际化城市建设战略及其五大行动计划,是成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阶段要求所作出的一项重大科学决策部署,也是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举措。”吴晓华称,实际上,成都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分享了“全球化红利”。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到底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呢?“我认为,这将给成都带来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吴晓华表示,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在软硬件方面,都将对成都提出更高更多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深入地评估检验成都现有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从某种意义讲,这是一场新的革命。而具体到每一个市民来说,在国际化城市建设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世界公民”身份生活的便捷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消费者的身份能够更直接参与或引领消费新潮流。同时,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无疑也将给每一个企业带来新的更大发展机遇,企业将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营销推广各种产品服务。

原标题:成都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抓住了“一带一路”机遇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