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伴随外贸运行情况报告公布,距离全国两会现场千里之外的四川和成都,一份开放型经济的外贸维度“成绩单”出炉。3月10日,成都海关发布了今年以来四川外贸运行情况,1-2月四川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11.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73.8%,高于同期全国20.6%的进出口整体增幅。其中,成都1-2月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9%,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8.3%。
翻阅最新统计报告,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归纳出前两个月成都外贸运行主要特点:加工贸易快速增长,一般贸易翻倍激增,占成都外贸进出口比重提升较;“一带一路”外贸增势良好;“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齐头并进;成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增长迅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由增转降。
今年以来,成都进出口贸易额近乎翻倍激增,不仅仅是绝对数放大、增速提高,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外贸结构优化、外贸质量提升,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推动下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以及大枢纽引领大开放带来的高效外贸环境。而这种变化背后的一则则故事,正是成都进出口贸易“量”“质”并进,展示出闻之惊叹的“成都速度”的谜底。
A
产业升级显现成效
一般贸易翻倍激增占比提升
数据说话
1-2月,成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34.9亿元,同比增长94.6%,拉动同期成都外贸进出口提升58.2个百分点,占同期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2.1%,该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6个百分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32亿元,激增1.1倍,拉动同期成都外贸进出口提升24.4个百分点,占24.5%,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以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52.1亿元,同比增长61.2%,占9.7%。
海关解读
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成都外贸运行中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一般贸易也在翻倍激增。虽然进出口值不及加工贸易,但是其增速非常快,而且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较快提升。
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应的一种贸易。
加工贸易主要是指给国外的厂家、品牌进行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一种贸易方式。
而一般贸易是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一直到知识产权以及品牌的拥有,都是本地企业自己独创的一种出口贸易方式。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不仅说明本地产业升级正在进一步起效,也意味着本地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增强。
企业故事
3月9日晚,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报道了成都一家五金行业的出口加工企业。这家坐落在蒲江工业园区的小型精密仪器制造工厂,之所以能够上央视报道,是因为这家企业从无名小厂成为世界百强企业——德国博世集团的指定供应商。
这家被央视关注的企业,叫博盛机械。刘大勇是博盛机械的创办人,他2004年以前还在深圳打工,十几年间,他熟练掌握了精密仪器制造的工艺,也了解了国际合作的流程和管理。于是,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合伙人联合创办了一家加工厂,可是种种原因却让他的小厂曾经一度面临倒闭。
3年前蓉欧班列开通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纷纷落地成都,于是,他也将自己的小厂迁到成都。这样一来,在物流方面有了蓉欧班列的支撑,他的企业也与各大国际企业比肩而立。如今,从这间小小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配件,被运往德国、瑞士、英国等地的各个大型公司,成为生产医药、食品等高精端仪器上的重要部件。
德国制造业先进举世闻名,要成为德国企业指定供应商,其难度和不易可想而知。然而,正是凭借视为制造之根本的“工匠精神”,并将这份细致与严谨深入到企业文化的骨髓,才让这家曾经濒临倒闭的企业获得新生。
“我刚来的时候,感觉刘总这种要求太严厉了,甚至有一点过分。有一点差错被他发现了,他就会发火,我们不能有一点点闪失。”站在博盛机械工厂生产车间,质检员小王如是说,他来到这家工厂已经5年了,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监察生产线上的进度,管控每一个零件的制作流程与质量。
其实,最开始德国企业对博盛机械生产的每个零件,连一个螺丝孔都要全检。然而,经历一段时间合作后,德国企业完全信赖“成都造”。如今,从博盛机械工厂走出去的每一个零件都会刻上专属的代码,无论发往哪一个国家、用于哪一台设备,只要根据这一串数字,就能追踪到它的产地与制造者。
从一个遵循欧洲标准的供应商,转变成能够制定产业标准的跨国公司,成为500强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博盛机械是“成都造”的荣耀,也是“成都造”工匠理念的一个缩影。
也正是这样的严谨要求和过硬质量,“成都造”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产业升级和“走出去”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原标题: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 进出口贸易亮出“成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