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2:消费观
空巢青年愿意花钱租更好的房子
报告显示,空巢青年由于年龄相对普通青年较小等原因,买房的比例较少——仅有一成空巢青年买房,比例是普通青年的一半。
“购房比例是比普通青年低,但是空巢青年愿意花钱租更好的房子。”曹婷婷说。从数据反映来看,空巢青年人均每月房租消费1355元,是普通青年的1.5倍;空巢青年中的有房人群,人均房贷月供为4241,是普通青年人均月供的1.9倍。
曹婷婷说,这可能存在“普通青年房租低是因为两人平摊”的因素,但仍表现出空巢青年在住房上不愿意将就,是对生活态度积极的表现。
报告里面,决定继续留在大城市的“空巢青年”群体中,有74%表示正在攒钱买房。该数据高于普通青年,后者有61%表示正在攒钱买房。工资收入数据显示,空巢青年由于进入职场时间较短等因素,10.4万元的年收入比普通青年的工资年收入低1万元。但从收入增长率来看,空巢青年三年内收入增幅53%,高于普通青年收入的增幅45%。
彭凯平说,报告本身存在调查方法的缺陷,不够科学和严谨。“选择独居的人本身就具备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彭凯平说,是因为经济基础好所以可以独居,而不是因为空巢导致经济条件好。
标签3:家庭观
过半空巢青年愿意用一个月工资孝敬父母
对待回家方面,只有三成的人愿意离开。他们中有30%的空巢青年有离开大城市、结束现状的想法。机会更多是他们选择留下的重要原因,有54.28%的人群认同这一选项。此外,“习惯了”以及更自由、三观吻合等因素,也是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大城市的理由。
有一个细节是,55%的空巢青年计划今年回家用一个月的工资孝敬父母,比普通青年高出七个百分点。“空巢青年愿意拿更多的钱给父母,大概是因为没有结婚,需要关怀的亲人较少,会把重心放在父母身上;另外一方面,远离家乡内心对父母照顾不周有亏欠,所以在金钱方面孝敬会多一些。”挖财数据分析相关负责人说。
样本1
主动“空巢”
一个人,一只猫
为了知乎问题,他专门花钱消费“买”答案
一个人,和一只猫,住进三室一厅,一切交由保姆打理……27岁的杨晓享受着“空巢”生活,他不喜欢交朋友,喜欢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玩游戏,杨晓乐在其中,“不用对谁负责,不用照顾别人的感受,就一个字,特别爽。”
上午9点起床,杨晓开始趴在电脑桌前打游戏。即便是双休日,他也会与出门人群“错峰”,除非游戏玩腻了,他才开车到商场,看一场电影。看完电影吃完晚饭回家,推开门就听到小黄的叫声。小黄是一只猫,它和杨晓一起生活在这个三室一厅的房间里。房子原木风装修风格,室内纤尘不染,物品摆放井然有序,这是钟点工的功劳,生活中繁琐的家务,除了做饭,一切交给了钟点工。
杨晓喜欢混迹知乎平台,回复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他的321个回答中,他所回答的大部分都是关于数码产品、汽车和咖啡、潮流品牌的问题。譬如“你知道索尼出过哪些冷门或者已经停产的黑科技?”“星巴克的黑围裙店和臻选店有什么区别?”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会专门花钱去消费体验。杨晓是重庆人,在双流区开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他一周只上两次班,周一去听一周汇报,再选择一个时间处理问题,其他时间,他都宅在租住的三室一厅里。
杨晓出生在商贾之家,他自以为“帅得一塌糊涂”,也颇具女人缘,一直都是女人主动追他,在大学四年换了四任女朋友。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一家知名跨国企业,短短两个月后,他就调任总公司。八个月后,工资由原来的3500元上涨到8000元。半年后,工资涨到15000元。
他喜欢潜水,最深可以潜到18米,他今年的目标是,拿到职业潜水执照,这样可以潜到40米。
接受采访时,杨晓将地点选在了万象城的星巴克店,他身穿一件灰色衬衣,和同龄人比起来,多了几分沉稳。飞机和酒店是他一个较大的支出。“我每个月都回去看我父母,要不他们会有意见。”杨晓说,回去三天有两天住酒店,为了照顾父母感受回家住一天,此外也会和同学们约约牌局。在知乎上回答“你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时,他用了一张图表达,落日余晖下,浪花飞溅,一栋落地窗海景房,他化身钢铁侠,戴着高科技钢盔帽,跷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整个画面金光闪闪。他期待有一辆动力强劲的跑车,每周坚持上两天班,也为了今后能够随心所欲买跑车。
不过,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还是有了些许担心,担心家人将“逼婚”提上日程,“结婚他们未必会介意,但是孩子是一定要生的。”但杨晓表示,一定与父母斗争到底。
样本2
被动“空巢”
没有女友、拒绝合租
81集的《武林外传》,他看了不下10遍
与杨晓主动“空巢”不同,28岁的李盛是被动选择。
床头边上,平板电脑里播放着《武林外传》,李盛会经常看着看着就迷糊了,伴着声音睡去。这部81集的电视剧,他已经看了不下10遍。每晚回家、做饭、拖地,他都会打开电脑,他说,这样公寓里才不会显得太寂静。从大学毕业后,李盛到成都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晃5年,他还是孑然一身,成了一个标准的“空巢青年”。没有女友、拒绝合租,一个人在二环边上找了一间单身公寓,选择“空巢”。
下班后,李盛的一人世界就开始了。从琉璃厂到东郊记忆,公交车摇回家后,路灯差不多也亮了,在楼下水果店,买上四五根香蕉、三四个苹果。“点外卖是下下策,晚饭一般都是自己做。”李盛说。
“还是渴望爱情。”交谈愈久,李盛开始敞开心扉,一个人住久了,他还是希望结束单身生活。毕业时有一段感情,是李盛距离婚姻最近的一次,不过,这段恋情未能“免俗”,在对方家长的阻挠下,最后也走到了尽头。
一个人的生活,倒也洒脱,李盛一时兴起,也会从成都到洪雅,吃一碗抄手,吃完就离开。“就是突然觉得很想吃了”。他给抄手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然后又删掉了。
卖过汽车、销售过灯具,毕业后,李盛已经换过三次工作,最后在一家新材料公司做销售。工作需要,运动鞋换成了皮鞋、肥大T恤变成了衬衣,李盛还给自己买了一个斜跨皮包。“主要是看上去更正式。”李盛打开包,里面就装了一个钱包和钥匙,有一次他将包放到了安检机上,等了好久都没出来,安检人员提醒才知道,包太轻,在传送带上根本没动。
东奔西走,四年光景,李盛攒下10万元,他拿着钱,买了一辆白色英朗,从中学开始就憧憬着有一辆汽车的他,也算是实现了一个梦想。
李盛的父母已经年满60,按照父亲的意思,李盛2015年回过一趟老家,准备考公务员。那之后他又回到了成都,一是公务员没考上,二是他并不愿意在老家生活。春节回老家,嫂子又帮忙介绍了一个对象,但仍然无果。原因是“没什么话题”。父母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前段时间,《攻壳机动队》上映,李盛买了两张电影票,在家里踟蹰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去电影院,票也没取。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钟美兰
制图 李开红
原标题:成都“空巢青年”样本 一个人的生活从成都到洪雅喊一碗抄手,吃完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