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开四(右一)等川中几十名知名文学家、艺术家“组团”观展。
敦煌艺术瑰宝,一直是众多现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灵感宝库。“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自2016年12月27日在成博正式开展以来,大受瞩目。
2月9日下午,在省文联的组织下,何开四、梁时民、黄宗贤、高小华等我省几十名知名文学家、艺术家“组团”观展。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凯,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敦煌复原石窟,彩塑、壁画,跨越千年的敦煌文化扑面而来,文学家、艺术家们认真观摩、感念、思考,奉上一场场灵感精神的火花盛宴。
文学评论家何开四:
学习常书鸿,不做王道士
著名辞赋家、文学批评家何开四在来自敦煌专业讲解员的讲解下,全程看完展览后,详细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感受:“有‘敦煌保护神’之称的学者、艺术家常书鸿,是留法归来的高材生,却甘愿放弃外面花花世界,几十年留在敦煌工作,全身心投入其中,其精神令人敬佩。此外,也让我深深想念我在北大图书馆系读书时的老师、敦煌学著名专家王重民。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欣赏敦煌艺术,不能忘记曾经为保护、研究敦煌莫高窟的先贤学人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任何时候,一个文明的强大,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像敦煌艺术,就是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交汇、碰撞的一个灿烂结晶。而王道士将藏经洞的经卷低价售卖给外国人,是民族的悲剧,也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这也提醒我们警惕,在我们的时代,大众一定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习常书鸿,不做王道士。”
著名画家梁时民:
学习古代工匠精神,做当代艺术“哲匠”
古代工匠在壁画色彩的运用,给国画家梁时民带来深深的艺术启发,“色系对撞之大胆,之漂亮,在现在的审美来看,依然是非常先进,前卫。我每次看,都深受震动。”梁时民曾经1981年去敦煌莫高窟参观,之后又多次欣赏敦煌艺术,“越来越发现,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的一些艺术创作,尤其是2000年之后,我在集中进行艺术新风格探索时,就格外得益于参观敦煌壁画获得的灵感,包括色彩、线条、画法等等。”
让梁时民心生感慨的是,“古代工匠们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智慧,纯真,技艺,对古代世界的信仰生活、生活服饰、自然地理等方方面面形态,都有高超得令人惊讶的审美表现。成为后代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取经对象。这种执着、认真的工匠精神,也是后世艺术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当代艺术家要学习这种工匠的认真与执着精神,同时融入当代精神,在艺术上多思考,向“哲匠”的方向努力。”
川大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
感念老一辈奉献敦煌的四川人
省美协副主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曾多次远赴敦煌考察学习,不过在敦煌大展移步成都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成博参观。“来自西域的佛教艺术与汉文化相互融合,此后绵延千年。敦煌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还是一座佛教艺术博物馆,它完整地呈现了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早在1950年代,段文杰等老一辈的四川人,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敦煌。1985年,黄宗贤就曾去敦煌莫高窟参观,在那里邂逅了来自川大的四川人林强。彼时,林强自愿扎根敦煌,在清苦的环境中研究敦煌文化,让黄宗贤十分感动。
西南民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高小华:
敦煌有丰富的创作源泉
著名画家、西南民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高小华,一边聆听讲解,一边用笔在本子上速记。1979年,当时20多岁的高小华还在四川美院读书的时候,他们油画77级的同学一起去了敦煌。时隔38年之后,在成都再看敦煌大展,感觉很不一样,“我们当年去的时候,看不到那么清楚;而且那些洞窟并没有全部对外开放,我们看不到这么全”。高小华透露,结合最近几年的创作经历,他在敦煌艺术中找到“如出一辙”的共鸣。他坦言,是否会创作敦煌题材还不好说,只是今天的敦煌艺术之旅,对他未来的创作深有启迪。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曾洁 摄影 吕甲
原标题:川中大家“组团”观敦煌大展 灵感盛宴 跨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