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小课堂 >正文

知识换钞票成了新风口

2017-04-13 16:15 来自:新华网

      时间往前推十年,互联网上满布免费内容,盗版猖獗,也许当时鲜少有人想到,自己足不出户,就能把知识变现。

      十年后,仅靠十分钟以内的音频,穿插一些声音特效,做财经知识自媒体的吴晓波,在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上的频道,能卖出每年180元的价格,而它的播放次数超过750万。

      互联网上吃惯了免费午餐的受众,现在,正渐渐改变口味。

  新风口,个人和平台纷纷涌入

      当内容付费的新入口成型,自媒体大号和平台争先恐后挤进来。

      2012年,从传统媒体“出走”的罗振宇,打着“爱智求真”的口号,推出了《罗辑思维》的自媒体,涵盖了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节目:《罗辑思维》以及知识服务App:得到。

      “信息可能会永远免费,但是知识可能会收费的。”罗振宇说,今年3月他停止了《罗辑思维》视频栏目,转战音频版内容付费应用“得到”,他说:“你至少需要为‘得到’花过一块钱,才能看这个专栏。”。

      靠着《罗辑思维》各类平台沉淀的用户,罗振宇实现了内容收费。

      “知识网红”是像罗振宇这样的个人IP共同的称呼,他们依靠分享自己的知识成为了意见领袖。

      除了自媒体,聚合了来自各领域“知识网红”的内容平台也蠢蠢欲动。

      2016年,知识经济吹来劲风。知乎推出了在线问答“知乎Live”,根据知乎去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推出的前4个月里,知乎live一共举办了557场,每场平均语音长度72分钟,人均消费52.08块钱,重复购买率达到了37%。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的一场live,定价499元,200张门票一售而空,当日收益10万元。

      而在网络电台领域,去年,喜马拉雅也上线了付费专区,还打造了知识付费领域的“双11”——“123知识狂欢节”,这是国内第一个内容消费节,在12月3日当天,喜马拉雅FM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追平了09年首届“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最终销售额,同时喜马拉雅App跃居App Store畅销排行榜Top5。

      根据艾瑞网《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16年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进行付费行为。不愿意为新媒体内容付费的用户已从两年前的69.7%降低到去年的50.6%。

   为什么人们愿意付费了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是搜索引擎带来的方便,然而现实中你会发现即使百度一下,也有可能还是不“知道”,因为搜索引擎的答案也泛滥了,常常“答非所问”,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回答犹如大海捞针。而web2.0时代,又催生了一大批社交媒体,每日输出大量的信息,以至信息超载,我们的大脑吸收能力有限,面对巨量信息,显然不够用了。

      “在互联网早期阶段,科技公司更多依赖免费的消费者模式。但随着内容数量迅速增加,质量却没有跟上,用户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信息。这种情况下,他们愿意为能确保提供优质内容的内容管理者支付更高的费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艾媒咨询公司分析师娄梅静说道。

      就在去年年初,微博针对微信公众号优质作者正式开放绿色通道。通过加入“微博签约自媒体”,优秀的自媒体作者可以获得商业变现。有业内人士认为,两大平台对于自媒体人的争抢,说明了优质内容的稀缺。物以稀为贵。36氪媒体公司总裁冯大刚认为:“优质内容原本就是有价值的,为特定知识付费符合用户需求,也是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

      用户原创内容(UGC)模式兴起的时代,催生了一批意见领袖,在知识圈子里,他们被称为智力精英,成为了巨量信息的过滤者、优质内容的把关人。“知识网红”们依靠粉丝效应可以吸引追随者持续关注,同时,有价值的信息让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是决定付费之前比较认可这个人,对他有点了解,才会去。 ”购买过付费直播知乎live的杨小姐说自己愿意为演讲者付费是因为“感觉这个人讲的会比较有干货”。

      另外,网络付费内容价格低也对用户形成吸引,曾经花钱围观过微博问答的用户晓雨说:“提问者花钱问博主,我付一元就可以看。因为比较便宜,而且提问的问题比较吸引我,所以就看了。”

  大蛋糕,不是人人都能吃上

      内容付费是块大蛋糕,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吃上一口,想靠内容盈利的“分答” 就曾陷入窘境。

      2016年,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创设的问答类产品“分答”上线,在这个软件上,每人都可以设定自己接受提问的价格,被提问后,回答者在60秒内语音回复并获得所设定收入,其他用户可通过1元的价格偷听问答,提问者和回答者各获一半分成。

      从5月15日产品上线开始,24天,“分答”创下了50万问答、19万次付费的“成绩单”。

      一盆冷水泼来。

      2016年8月,分答因技术升级停摆47天,用户无法登陆,等到再次返场时,分答“瘦了”,清理掉了许多板块和内容,并主推健康、职场以及科普三大栏目。

      有媒体分析,“分答”这样的媒体在增加黏度和流量上遇到了两个问题:语音回复在社交讨论中不占优势;知识分享和知识变现开放性不同,越强调变现,其开放性就会越弱,这与强调社交形成了天然的矛盾。

      与文字相比,语音的非理性在知识变现领域上难免会遭遇持久性的挑战。心理学家汪冰认为,真正的学习无法碎片化,喜欢转知识帖的人,未必能把碎片化知识嵌入自己的系统,收获并不会很大,用户在满足好奇心之后,可能就会流失。

      另一方面,网络侵权也使一些智力精英望而却步。因为可以变现,优质内容难免遭人哄抢,自媒体上抄袭现象泛滥,有人辛辛苦苦写东西却沦为为他人做嫁衣。另外,如何让受众乐意买账,并且在得到内容后不觉得后悔,这是对内容生产者的发问。

      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风口,无疑,知识变现的难度也会加大,对于想用知识换钞票的人来说,将会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不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人人都想借一借智力精英的慧眼,去看更丰富的世界。乐评人邓柯评价知乎:“很多回答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在这里学到的,还有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方式。”